下陆区聚焦群众停车难以及停车乱问题,以“停车惠民”行动为抓手,加快补齐城市停车短板,优化停车管理秩序,加快打造“全市一个停车场”应用场景,着力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升质量,努力实现“能停车、好停车、快停车”,不断提升居民出行的幸福度和满意度。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强化措施专班推进。下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停车难治理工作,主要多次实地调研辖区停车秩序整治,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当前停车工作的难点问题,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成立区级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一路一策”“一点一策”“一片一策”的思路,制定针对性方案,综合运用“新建一批、改造一批、共享一批、优化一批、取缔一批、规范一批”等措施,整体谋划、重点突破,以点带面、连点成片,着力破解停车难点堵点痛点。通过定期调度、现场督办,杭州西路、白马山小区、广州路小学校门口通行效率显著提升,停车秩序得到有效改善。
二是挖潜扩容增加供给。通过地毯式、拉网式资源普查,全面掌握我区停车资源要素,共普查点位458个,统计机动车位64002个,其中地上10766个、地下53236个。对普查出的18个闲置地块进行研判,科学配置停车资源,结合实际情况推动停车场建设,扩大停车设施有效供给。如利用12天时间对神牛路公共停车场进行硬化改造升级,改扩建项目面积达到1400平方米,现已投入使用,施划大小车位40余个;加快推进明秀山庄停车场升级改造项目,预计9月份完工,届时将新增至70余个车位,有效缓解周边居民停车难问题。
三是见缝插针应划尽划。针对老旧小区、商贸市场、医院学校等因历史欠账造成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区域,协调组织各街道(园区)、社区对全区背街小巷、住宅小区、集贸市场周边现有停车泊位进行摸排,在符合交通安全和建设标准的前提下,合理建设停车场和施划停车位,在柯尔山东村停车场、东方山南门停车场等地施划共计454个停车泊位。围绕老旧小区改造,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挖掘利用拆改腾退空间和边角地带,优化泊位标识,为居民提供便利。如青龙山社区充分利用闲置空间,对模糊不清的车位进行补划,新增车位100余个。
四是多方联动精细管理。区委组织部、区住保局、区城管局以及各街道等单位联合行动,结合优质物业进小区工作,整治车辆违规停放侵犯行人通行权等问题及重点区域的停车秩序,从源头遏制机动车占用人行道、消防通道现象,如白马山小区通过采取“四个一批”的强措施把路面刷黑改造,增加停车位40个,协调物业和业主共同制定《白马山小区停车管理制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交警、城管部门联合,优化杭州西路沿线6个公交车站附近机动车停车位,涂抹取消了26处设置不规范、占压盲道、阻塞应急通道等不合理泊位标识、标线,提升交通安全水平。
五是共同缔造空间共享。协调有条件的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在内部停车设施有余量、保证办公安全和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实行双休日、节假日及工作日夜间对居民错时开放,盘活释放“沉睡”停车资源。截至目前,区城管局大院已对附近居民共享20个车位,铜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詹本六社区签订共享协议,向附近还建楼居民提供地下停车位20个,区税务局向停车位紧张的白马山小区共享车位20个,形成了停车资源的有效补充,获得居民点赞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