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他山之石

枝江:垃圾分类 何以创第一

来源: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时间:2022-06-10 15:48

分享:

全国县域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枝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西缘,素有三峡东门、荆江之首之称。这里,山清水秀,物阜民丰,也是全国文明城市。随着创新创业进园区、康居生活进小区、休闲娱乐进景区的功能分区不断完善,以及新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垃圾分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022年第一季度,枝江市生活垃圾分类专项考核在宜昌市名列第一。前不久,该市在生活垃圾分类占有核心权重的城市管理综合考核中再次夺冠。垃圾分类,枝江何以创第一?

一体化推进是前提。该市建立了“市级主导、部门联动、镇街(道)负责、村社(区)落实、群众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推进机制,用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共下“一盘棋”。市级成立了市长挂帅、大员上阵的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垃圾分类由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统筹实施。全市终结城市管理不入乡村的历史,一体化推进城乡垃圾分类,构建了部门协同配合、市镇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自2018年起,该市不断修订完善了垃圾分类制度、规范和执行标准。全市将垃圾分类作为乡村振兴、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纳入长江大保护、“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配备垃圾“四分”设施,结合文明城市的单元创建开展联动,结合“筑堡工程”强化下沉干部管理责任,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垃圾分类进村入组。

全域化覆盖是关键。通过试点先行、辐射推动进行克难攻坚。在城区,实行“一禁一励两分类”模式。在农村,全面推广“一坑两桶三上门”和“积分奖励制度”。目前,全市8个镇(街),均已落实垃圾分类。城区15个社区、190个居民小区,按照“三有标准”建设“四分”投放设施315个;农村176个行政村,“一坑两桶三上门”分类模式全面普及,建成沤肥坑6.2万个,配备分类垃圾桶8.1万套,设置分类投放亭235个,建立“积分制银行”176个。坚持示范引领,不断创新。城区在水利新村、领秀之江等小区开展“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桶边督导”创新,在丹阳社、计划两个社区开展示范社区创建。引导28个村开展示范村创建,培育出7个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村。市级高标准建设垃圾填埋场,日均处理其他垃圾280余吨;对厨余垃圾,农村倡导农户沤肥减量,城区日均10余吨厨余垃圾,则集中送至专门主体进行生态化处理;对可回收物,农村通过“积分制银行”进行变价或兑换商品,城区引入再生资源利用主体,实行线上APP平台下单、线下上门回收的模式,日均回收可利用物料15余吨;对有害垃圾,实行专人收集、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同时,立足当好“示范生”,引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消纳填埋垃圾,逐步腾让被占山林与土地。

全民化参与是支撑。倡导良好环境市民共享、美丽城市市民共建,让垃圾分类成为市民自觉习惯。城乡党员干部家庭带头落实垃圾分类,以网格、楼栋、弯组为单元,示范市民。组织志愿者进机关、校园、企业、社区、农村,寓教于乐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指导,培育市民行为习惯。持续利用市级广播电视和新媒体营造氛围,宣传典型,推动效仿。围绕“看、开、定、比、评、晒”六字路径,将美丽乡镇、美丽村庄、美丽庭院、美丽田园“四美”创建引向深入。让小学生化身环保小卫士、环境督察员,促动家长积极作为,并通过“分类可积分、积分可兑换、兑换可获益”,让市民由“袖手看”转向“争着干”。

长效化管理是保证。完善考评体系,构建长效机制,推动垃圾分类纵深发展。建立评估制度。对全市镇村组织和包保单位,采取明察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垃圾分类设施配备、分类投放、分类收运等不定期开展评估抽查。建立曝光制度。根据评估结果下发通报,并利用市级媒体公开曝光,浓化比学赶超。建立约谈制度。对连续两次排名后三位的镇(街道)或相关单位,由市政府分管领导进行约谈诫勉。对连续3次排名后三位的,则由市长进行约谈诫勉。诫勉谈话后,所在区域和单位垃圾分类仍无起色的,在年度目标考核中也将因小失大,丧失评先表优资格。枝江市的约谈制度,已成为让各级各单位“红脸流汗”、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强基础、管长远的有效管理制度。

如今的枝江市,可回收垃圾变废为宝,该固化垃圾填埋发电,应特处垃圾规范无害。仅2021年,全市就归集纸箱、塑料、玻璃、金属等类别可再生利用垃圾500多吨,帮助市民“捡回”收入70多万元。10多万农户凭垃圾分类“积分”,还兑回了150万件低值易耗生活用品。(盛德勇、朱峰、张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