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无障碍阅读 |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财务资金

2022年度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经费项目自评结果

来源:市城管委       时间:2023-07-18 16:08

分享:

一、自评结论

(一)自评得分

项目自评得分90分,评价等级为优。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执行率情况。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99万元,专项资金到位率为100%,专项资金实际支付502.88万元,资金执行率83.95%。

2、完成的绩效目标。2022年,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下称数字城管中心)根据全市城市管理工作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创文工作重点,以创文点位36条道路为核心,辐射周边商贸圈、校园周边及农贸市场开展巡查立案,特别是对公厕、中转站等重点静态点位进行专项巡查,确保每周2轮次排查,共计查找部件类问题12768件。

以网格管理为基础,明确网格重点巡查内容,制定巡查线路图,监督员按照“全覆盖、全时段、无遗漏”的要求,进行不间断巡查,特别是对重点创文区域累计上报问题86686件,并以视频监控对动态问题进行点位巡查立案派遣,共计148件。

全面落实“组织协调,监督指导,推动落实”职能,发挥好“统”的功能和“督”的作用,按照“条块结合,立体联动”的原则,建立网络协调模式,使得职能部门与各城区部门针对权属不清、责任不明或职责交叉的事件或部件问题及时对接交办,确保问题处置不落空。特别是全力配合市政部门开展窨井盖专项普查,对城市主干道窨井盖进行打卡排查,消除因问题井盖带来的安全隐患,累计上报窨井盖问题2905件。

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共查找上报城市管理问题120247件,受理114645件,审核立案114645件,立案率达到100%。派遣数114478件,派遣正确率达到99.85%,处置112695件,处置率达到98.46%。为黄石创建文明城市和创卫复审做好保障工作。

3、未完成的绩效目标。2022年黄石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经费项目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合计599万元,专项资金实际支出502.88万元,专项资金使用率为83.95%。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因2022年创建文明城市、老旧社区改造、道路提档升级,一批城市管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市基建设施及时得到改善、更新,因此案件上报数、案件立案数、案件派遣数少于年初目标值。

2、2022年10月,黄石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完成了立项工作,并在湖北省政府采购网完成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工作。2022年12月,黄石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完成评审工作。因时间紧迫,资金指标等问题没有及时支付,因此专项资金执行情况未能及时支付完成。

2023年6月,黄石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合同签订完成,2022年未使用专项资金已结转至2023年,2023年将根据合同约定时间完成支付,确保绩效目标执行到位。

3、各城区城市管理边界区域和部分管理权责置换区域存在执法管理、保洁不到位,存在针对数字城管派遣案件推诿扯皮现象;开发区数字城管巡查范围覆盖率有待提升。部分市直各部门对数字城管案件重视不够,整改措施和力度不足,造成案件积累。如市交通运输局平台管理人员调整后,多次沟通迟迟未明确更换人员联系方式。

4、线缆及窨井盖权属部门推诿现象较多,通讯线缆垂钓、捆扎不到位等现象由于涉及多个权属单位或企业,整改落实有时呈现滞后;窨井盖权属由于涉及建设施工单位较多,部分窨井盖整改权属不清,实际确权难度大。

5、在监督员采集案件过程中,有部分案件能够自行处置的,就自行处置结案,没有派遣到相关专业部门;有轨电车施工项目造成少数区域性案件无法确定产权单位。因此派遣正确率有所下降。

(四)下一步拟改进措施

1、强化认识,压实工作责任。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数字化城管案件处置工作,加强组织领导,配齐硬件设施,完善内部机制,按照事部件处置时限要求,对派遣的城市管理案件及时受理、处置、反馈,切实提高案件按期处置率与结案率,推动本部门城市管理工作高效开展。    2、加强沟通,形成工作合力。针对权属不明、边界不清的案件,各相关部门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强协调联动,切实提高案件处置率、结案率,全面提升终端系统管理水平,确保数字城市管理系统高效运行。

3、提高城市管理数据运用效能。围绕新一轮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及街道赋权相关工作,强化协调督办力度,进一步加强数字城管采集案卷处置结果运用。优化城市管理考评权属界定,高位协调处置权责交叉区域问题督促整改落实。

二、佐证材料

(一)基本情况

1、项目立项目的和年度绩效目标。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住建部关于印发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的通知,黄石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按文件要求,制定了工作计划及考核管理办法,形成了规范化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了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经费的保障水平,及时解决城市管理问题,城市市容市貌得到明显改善,有效地促进了黄石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

长期目标:向智慧城管发展。

中期目标:结合黄石市城市管理工作安排,制定科学的城市网络化管理工作流程。提升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发现、核实、立案、派遣、处置、核实、结案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模式。

2、项目资金情况。2022年预算支出常年性项目投入总额599万元,项目实际使用502.88万元。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数字城管系统运行、数字平台项目运行维护费用以及数字城管工作人员费用。

(二)工作开展情况

1、日常资料积累。从项目实施单位收集项目资料、整理分析,判断项目立项的合理性、必要性、可行性。

2、项目实施过程跟进。项目实施过程中跟进,与业务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总结项目实施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针对项目实施提出疑问,及时与项目负责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听取意见和建议,从而为开展绩效评价和撰写绩效评价报告奠定坚实的基础。

3、实地调研。通过对项目承担单位实地调研,了解项目的最新动态和相关情况,并在反复沟通中了解项目的部分财务数据,核实款项使用情况与产生的效益,使绩效评价量化指标更充分,也确保绩效评价与项目的衔接度更高。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1)项目目标。在2022年黄石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经费资金项目设计、绩效目标设立、绩效指标明确等项目立项过程中,能按照黄石市有关要求进行,符合政策要求。

(2)决策过程。2022年黄石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经费资金项目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部门年度工作计划,项目申报符合政策要求。

(3)资金分配。项目资金投入严格按照有关管理办法和程序进行,资金列入预算,实行国库集中支出,确保资金及时到位。

2、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2022年黄石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经费资金项目产出数量基本达到绩效目标,产出质量较好,能够按预定时间完成,总体成本控制较好,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管理监督考评机制和数字城管系统功能。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共查找上报城市管理问题120247件,受理114645件,审核立案114645件,立案率达到100%。派遣数114478件,派遣正确率达到99.85%,处置112695件,处置率达到98.46%。为黄石创建文明城市和创卫复审做好保障工作。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无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指标:监督城市管理问题,全面改善城市市容、市貌。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2022年黄石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经费资金项目实施效果总体较好,数字化集中高效监督处理城市管理问题,“智慧城管”结合当前城市管理需求,优化网格布局,将数字城管系统功能积极向市直部门、专业部门和各城区推介,并积极深入各城区街道社区,完善案件派遣处置巡查及服务功能,让相关单位对数字城管功能系统从知晓到精通。极大提升了数字城管系统运行效果和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经济效益;提升市民生活宜居出行等环境,及时解决城市管理问题,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全面改善城市市容、市貌,具有良好生态效益。市民公众满意度较高。

(四)评价结论

1、评分结果。

对18个三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3个一级指标,根据绩效小组成员对每项三级指标的等级评价,结合评语集的赋值和指标的权重,按照指标评价得分90-100为“优”(含90)、80-89为“良”(含80)、60-79为“中”(含60),0-59为“差”的评价标准,根据评价分析,项目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90分,评价结果级别为优。

2、主要结论。

评价结果表明,2022年黄石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数字化城市管理运行经费资金政策实施效果合格,项目基本按期完成,达到了预期目标,随机抽查满意度较高。具体表现在:(1)申报论证较充分。市城管委数字城管运行经费资金项目根据现实需要进行了科学安排,符合数字城市管理相关政策,满足了“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升级需要。

(2)项目实施有序。能按计划开展设计的各项活动,项目管理能满足项目有效和顺利地实施,工作开展协调有序,按计划落实并执行了各项目,实现了计划设定的当期产出。

(3)经济效益较好。通过数字化集中高效监督管理,责任层层落实分解,避免大量人力物力浪费。

(4)社会效益较好。项目完全覆盖了设计的目标群体,实际收益群体与设计群体相符,瞄准度很高,服务对象总体满意度较高,提升市民生活宜居出行等环境。

(5)具有生态效益。通过专项资金的带动,全面改善城市市容、市貌,对黄石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