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无障碍阅读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史学习教育

打通地方党史宣教“最后一公里”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3-12-28 08:57

分享:

今年来,黄石市档案馆(市史志研究中心)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创新摄制《红色记忆——黄石党史故事》系列短视频(共40集),播出后引起广泛好评,为打通地方党史宣教“最后一公里”做了有益探索。

活用地方红色资源,做党史宣教的探索者

创新谋划,使地方红色资源动起来。做好顶层设计是开发地方红色资源的前提条件,党史部门要秉持活化利用的理念,高位谋划,一体推进。在市委的关心指导下,市档案馆组建由负责人牵头、档案史志专家组成的短视频策划制作团队,融合专业摄制团队力量,建立群策群力的创新机制。设计流程上,通过选题征集、文稿审定、制作审核、宣传推广、总结评估等环节,使每一集短视频既规避了上一集的不足也成就了下一集的精彩。在制作过程中,力争做到架天线、接地气、说百姓话,实现党史资源从“深藏故纸堆”向“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转变。系统展现,把地方红色资源串起来。整合各方资源力量是系统展现地方红色资源的关键环节,党史部门要真正“开门办史”,构建大党史工作格局。市档案馆发挥档案、党史、地方志三合一优势,既串联了黄石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的重要“党史大事”和“革命人物”,又展示了各种历史档案和地方志关于黄石地区的各种记载,比如红色档案《向导》和馆藏旧报《新华日报》等,以及地方志中关于张志和在西塞山垂钓、先民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采铜炼铜等,有效整合了档案史志资源,把地方红色资源串起来。全面征集,让地方红色资源活起来。广泛征集是活化地方红色资源的基础保证,党史部门要聚焦资源征集,多头发力,做实基础。市档案馆树立大党史观,从全国性党史背景出发,全面征集本地党史资料,向相关部门抢救性征集新闻、文件、电报等重要资料,向革命后代征集通信、手稿、图片等鲜为人知的宝贵资料,向党史专家征集相关研究论文、书籍等文献资料。其中历时3个月,多方联系安徽省民革等三个部门,征集到了在黄石和平解放中的关键人物郭坚的资料;还征集到红十五军的最终走向、反面人物邢仁甫的下落等以前未掌握的资料,增添了地方红色资源鲜活性。

传承地方红色基因,做党史故事的演绎者

坚持全面系统,做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宣教作品。全面系统是党史作品的价值所在,党史部门要坚持用全面系统的观念打造党史作品,维护党的权威。市档案馆对史实资料严格把关,定期审稿审片,反复修改打磨,确保精准展现党史亮点。将地方红色故事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演绎和铺陈,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比如将黄石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黄石保卫战置于全国抗战和武汉保卫战等历史背景下进行讲述,用小故事凸显大党史。系列短视频按照时间先后顺序逐集推出,系统反映地方党史大事要事,以清晰的脉络完整呈现给观众,堪称一部生动的编年体地方党史教科书。紧扣时代脉搏,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宣教作品。时代性是党史作品吸引力所系,党史部门要与时俱进,打造新时代精品力作,赢得百姓关注点赞。市档案馆采用当下最热门的短视频形式,内容简短、浏览方便、叙事节奏快,观众不受时空限制,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采用“党史+文艺”形式,植入革命歌曲如《南泥湾》《起重匠》、地方歌曲如《黄石欢迎您》、传统戏曲如《采茶戏》等元素。当红主持人生动讲述,也为节目增彩添色。采用情景还原手法,模拟还原激扬奋进的历史场景,比如冼星海在黄石宣传抗日救亡,让人耳目一新,身临其境。《红色记忆》成为有口皆碑的“精品爆款”产品。拉近历史距离,制作地方性特色显著的宣教作品。地方性是党史作品传播力所依,党史部门要坚持用地方文化元素、地方特色物件,增强地方党史故事的感染力。坚持讲述身边的人和事,党史故事自带流量,当事人的后代看后更亲切,当地人看后深受感染。邀请高校教授、党史专家、革命后代、部队官兵等出镜点评,阐明事件背景和意义。将地方耳熟能详的、富于时代感的歌曲、建筑、当红景点作为背景,比如展现贺龙黄石整军旧址、大冶兵暴旧址、阳新龙港红军街等,增强观众代入感。穿插地方档案、方志家谱、老照片、革命遗址等,比如彭德怀给阳新人民的信、黄石建市系列文件、清代同治《大冶县志》等,充分展示地方文化,唤醒历史记忆。

架设地方红色课堂,做党史文化的传播者

畅通渠道,拓展党史宣教的广度。借媒发力、广开渠道,是融媒体时代党史宣教守正创新的关键,党史部门要积极搭建“报、网、端、微、屏”等载体平台,构建立体宣传阵势。市档案馆通过电视、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渠道播放,占领地方媒体的主阵地。通过有轨电车、市民之家、服务大厅等公共场合显示屏滚动播放,实现区域传播全覆盖。通过向学习强国、湖北《读档》、“湖北党史网”等国家、省级平台推送,不断提升地方党史的外宣广度。全方位、全领域的立体宣传推广,引发强烈的社会效益,累计点击量已超5000万人次。深入群众,延伸党史宣教的深度。走入基层、走进百姓生活,是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生命力所在和党史宣教工作的主要方向,党史部门要坚持点面结合,到边到角,实现党史宣教全覆盖。横向联合市直机关工委、乡村振兴局、市教育局等近10个部门发文,馆领导带头,科室分头参与,分片包干,自上而下,分批次深入全市各行业领域开展流动宣传展播,将短视频送到家门口、教室里、工作点、田间地头等基层一线。利用“国际档案日”“护士节”“儿童节”“重阳节”等时间节点,针对不同群体制作不同时长的电影合集给特定人员播放。其中,以露天电影形式播放深受基层群众欢迎,掀起集中看红色电影的新潮流。通过开展“红色档案进曲松”活动(汉藏双语),向在外黄石籍人士推介《红色记忆》等形式,拓宽了地方党史辐射面。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展1万余场,集中现场观看人数达40万人(占人口比重的1/7),打通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搭建机制,保持党史宣教的热度。保持党史学习教育热度不减,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难点,党史部门要发挥阵地优势,建立常态机制,确保常态化长效化。市档案馆以馆内播放《红色记忆》为引爆点,激活“建市成就展”“中国共产党黄石历史展”,近期吸引了省内外150批次人员到馆参观,被群众亲切称为“网红档案馆”。主动对接市委组织部,将《红色记忆》纳入全市支部主题党日学习内容,成为全市党员必修课。与市委党校联合打造党员学习阵地,学员以《红色记忆》为调研课题、召开研讨会,让红色党史成为必修课、常修课。主动走进各类学校,联合建立课堂学习机制,推动本地党史更好进课堂、进头脑,全力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黄石样本”。( 陆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