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我们来看您了。”4日一大早,黄石港区王家里社区独居老人王三荣家里多了几位来客。
上门的是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工小吴,他们帮老人测血压、围坐着聊家常、做早饭……原本冷清的屋子里多了些热闹和温情。
这些变化,王三荣老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今年61岁的王三荣在前年9月份不幸被查出癌症,手术加上住院费用要花20多万元。街道、社区民政专干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协调为王三荣办理了临时救助和大病救助,王三荣还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从送钱送物到全面帮扶
今年8月份,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方案》,决定在全国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推进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转变,黄石作为湖北省唯一试点市州入选。这也是黄石继今年初入选全省社会救助创新实践试点后,成功跻身全国试点。
面对王三荣这样的救助对象,今年来我市印发《黄石市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聚焦加强困难群众救助帮扶,打造社会救助“黄石模式”,推动黄石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转变,更好地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和差异化的救助服务需求,有效提升社会救助对象的生活品质。
定期探访、上门送餐、送医陪护、心理疏导……如今,像王三荣这样的社会救助对象,可以享受的救助服务事项变得更加丰富多元。根据困难群体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需求,《方案》明确社会救助领域的服务标准、供给主体,建立6大类31方面的全市服务类社会救助清单。
实施推进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首先要转变思路理念。市社会救助局局长雷建锋介绍,过去的社会救助工作思路就是“我们有什么给什么”,主要是给困难群众送钱送物资,如今更多关注群众多元需求,做到“群众需要什么给什么”,提供全面帮扶,更好满足困难群众的现实需要。
如何精准识别群众不同服务需求?今年来,我市不断健全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加强动态监测,依托“线上+线下”排查精准识别困难群众,准确评估服务需求,为困难群众立体“画像”。从救助类型、基本需求、专项需求等三大维度,分经济、监护、社会融入等8个困难程度指标和21项赋分子项对困难家庭进行全面剖析,形成高、中、低三个层级困难程度,摸排困难群众7768户,确定服务对象3651户,建立一户一档的服务类社会救助需求清单。
让社会救助唱起“大合唱”
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谈及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带来的影响,家住大冶市金牛镇祝铺村的但巧云由衷感到高兴。
在大冶,当地民政部门持续开展“爱大也·邻里助”服务类社会救助项目试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聚焦“一老一小”“重病重残”等重点困难群体,重点关注低困家庭可就业成员,服务“准特困”人员及高龄老人单人保家庭,形成“低困帮特困”和“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
经过资格考试和技能培训,在大冶当地低保及困难家庭人员中筛选具备服务意愿及服务能力的人员,由第三方以购买服务形式聘用为照料服务人,帮扶照料分散供养特困对象,提供日常照料、陪伴等服务,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但巧云就成了其中一名照料服务人。
“成为一名照料服务人,既帮扶需要帮助的人,也为自己家里带来了一定收入,减轻家里负担。”但巧云说,如今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充实,家里条件也在慢慢变好。
“可以说,项目试点既让特殊困难群众一日三餐有了保障、日常生活有人照料,又让有劳动能力的‘低保能人’获得收入、体现价值。”雷建锋说。
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让社会救助唱起“大合唱”。今年来,黄石港区实施社会组织安家工程,通过盘活社区服务场所,为社区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活动场地、设备设施等支持,还形成由42个党员先锋团队、28个志愿团队、10余家爱心企业、171名专业社工等构成的救助帮扶共同体。
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方洪刚介绍,我市梳理整合民政、教育、医保、残联等15个部门24项社会救助政策,搭建政府救助“政策库”。从3651户困难群众需求清单中成立困难群众“需求库”。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内合外联整合政府资源,形成救助帮扶“资源库”。
我市还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就服务成效、项目管理、社会影响等内容开展绩效评价,做到全流程跟踪问效、全方位监督评价。对638名困难群众进行满意度调查,均表示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记者 吴海峰 通讯员 马博)
编辑:郭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