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3时至22日13时,黄石城区遭遇短时强降雨。面对本轮强降雨,市城市排渍指挥部坚持“预字当先、精准施策”,通过“责任压实、隐患清零、应急提效、值守联动、科技赋能”五维发力,构建全链条防涝体系,实现城区“零积水”目标,为汛期排水防涝积累实战经验。
一、强统筹细责任,织密防汛“责任网”。一是高位调度明责。市城市排渍指挥部办公室于4月20日下午召开强降雨会商调度会,结合气象预报精准研判雨情,部署值班值守、路面积水巡视抢排、应急设备预置、排水管网清疏等工作,明确各处易涝点值守抢排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压实“巡查、值守、抢排”全链条责任。二是全域联动压责。通过短信群发和微信群发布强降雨预警及工作提示,启动汛期防御“先手棋”,督促排水设施运维、在建项目单位同步落实防范措施,构建“市—区—企”三级责任闭环。
二、抓整治通堵点,夯实排涝“硬基础”。一是靶向治理消隐患。针对上轮强降雨桂林南路积水问题,迅速组织清掏管网内施工建筑垃圾、恢复被埋检查井,彻底打通排水“堵点”,本轮降雨该区域未再积水。二是预疏管网畅通道。组织雨前对发展大道、杭州东路等12条易涝路段开展“拉网式”清疏,累计清掏雨水箅子200余处、清理垃圾2吨,提前打开检查井并设置安全围挡110处,确保排水“毛细血管”全时段畅通。
三、强储备快响应,打造应急“先锋队”。一是力量前置保畅通。降雨期间,市区排水防涝部门累计出动巡查抢排人员200余人次、车辆22台次,实行“分片包干、人机协同”巡查模式,对重点路段24小时动态监测。提前储备移动抽排设备11台套,确保突发积水“即发现、即处置”。二是泵站调度提效能。精准启动排渍泵站和污水提升泵站抽排,通过“预降管网水位+实时动态抽排”,维持管网低水位运行,有效防范污水漫溢。
四、全时段强值守,搭建信息“中枢网”。一是24小时值守无死角。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双人值班制度,市城管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4月20日晚在市城市排渍指挥部指挥调度中心督导涵闸调度、应急处置及值班值守等工作,形成“指挥部统筹—基层落实—一线盯守”三级值守网络。二是多渠道联动快响应。建立“雨情—汛情—涝情—工情”四情速报机制,通过应急指挥系统、微信工作群实时共享气象数据、设施运行及抢险动态,累计报送信息70余条,确保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
五、重复盘促长效,完善防涝“全链条”。一是常态管理固根基。将排水防涝纳入城市精细化管理重点,常态化开展管网清疏、泵站检修、应急演练、专项培训,储备沙袋、铁锹、救生衣、手电筒等物资3000余件,提升全周期防御能力。二是复盘总结补短板。降雨结束后,市排渍指挥部办公室立即组织复盘,针对巡查路线优化、设备调配效率等问题制定4条改进措施,纳入《2025年排水防涝应急预案》,推动“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
本轮强降雨期间,黄石城区未出现任何积水点位,防涝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下一步,市城市排渍指挥部将持续完善“预报—预警—预处”联动机制,加快智慧排水监测系统建设,推进易涝片区综合治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护城市安全度汛。
市城管委主任周泽良,市市政公用局局长蔡国鹏在市排水处调度指挥
雨前会商调度
督办整治上轮降雨积水点
雨中值守抢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