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经病倒前检查花湖泵站出江口 )
“老张,泵站现在开启了几台水泵作业?新闸港闸口要根据来水情况做好开关调度。泵站前池要赶快清捞垃圾,不然会影响水泵抽排……”
11日上午9时57分,正在花湖泵站巡查值守的张重新,接到了花湖泵站站长陈先经从医院重症监护室里打来的电话。
而这,是陈先经术后醒来拨打的第一个电话。
术后第一个电话
10日,连续奋战在防汛一线的花湖泵站站长陈先经突感胸痛头晕,前往医院就医时被诊断为急性心梗,随即被转入ICU病房,医生对其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本报11日03版曾报道)。
“眼睛一闭,我脑袋里面出现的全是水。”10日下午,术前躺在病床上的陈先经还不忘提醒前来看望他的同事:“站里的2号泵马上要加润滑油了,前池水位还很高,大家要坚守岗位,所有泵要安全运转,不能出纰漏……”
当天晚上,医院对其进行了心脏大动脉搭桥手术。
11日,术后清醒的陈先经,没有先给家人报平安,而是把第一个电话打给了紧急接替他在花湖泵站开展巡查值守的市排水管理处泵站所党支部组织委员张重新。
“他就是这样的人,随时随地把工作排在第一位。”陈先经的爱人费细雨,对他的这一举动毫不奇怪。费细雨说,从7月3日黄石遭遇强降雨以来,陈先经一直不分昼夜在花湖泵站值守。
“他 有‘三高’,还有脑梗,上个月还在医院住院治疗了一星期,医生当时就反复叮嘱他不要连续熬夜工作。”谈起丈夫,费细雨有些“无奈”,防汛值守的这段时间里,陈先经曾数次出现胸闷气短,她也多次劝丈夫去医院看看。“但他不听我的,说大雨天不能离开岗位。”
连续劳累突发心梗
“因为他是花湖泵站的‘主心骨’,水泵抽排调度,他是行家里手;闸口开关调度,他比站里的其他人更有经验;特别是每个泵成百上千个零部件哪里有问题,他摸索得比谁都清楚。”花湖泵站值班员石坤,有着20多年排水系统的工作经验,但说起陈先经,他毫不犹豫地竖起了大拇指。
“最重要的是他打心眼热爱这份工作,舍得用心、舍得奉献。”石坤说,7月6日至8日大暴雨那几天,陈先经不但没回家,每天晚上几乎都没怎么合过眼。“那几天花马港、新闸港的来水很猛,黄石大道北延段的渍水很深,都要靠花湖泵站来抽排。我们上班时他在巡查, 我们下班回家后他还在继续值守。”
石坤说,由于工作强度太大,从7月7日开始,陈先经的嗓子就沙哑得说不出话来,同事们劝他去医院,但他只是背着大家买了西瓜霜含片,带病坚持工作。
10日,天气放晴,长时间工作的陈先经再次出现胸痛头晕现象,经同事劝说,他中午下班回了一趟家作简单休整。匆匆吃完午饭后,陈先经正准备赶回泵站时,病情再次发作被紧急送医,随即被确诊为急性心梗,当晚接受手术。
众人眼中的“工作狂”
“他有憨劲儿,为人实在。”对于身边的这位“工作狂”, 妻子费细雨是理解并支持的。疫情交通管制期间,花湖泵站一些住在鄂州地界的职工上班不便,面对人手紧缺,陈先经日复一日从陈家湾步行二三小时到花湖泵站,主动请缨开展值守任务。“哪怕是平时半夜,他只要一醒,不管是凌晨一点还是两点,第一件事就是摸手机看监测预警系统,查泵站水位是不是正常;只要有一丁点异常,他就要打电话给站里值守人员交代注意事项;有时甚至连夜往站里赶。”
胜阳港泵站站长孔永红和陈先经共事多年,既是同事又是业务上的“竞争对手”,她说:“陈先经工作认真负责,舍得钻研下功夫,带领花湖泵站多年取得优秀市管泵站的称号。”
市排水管理处泵站所所长陈子义也说:“花湖泵站是6座市管泵站中最干净整洁的泵站。”
从1989年进入排水系统工作以来,陈先经一步一脚印,靠着担当付出,从一名泵站值班员成长为花湖泵站站长。
11日,主治医生告诉费细雨,陈先经心脏大动脉搭桥手术很成功,医院将根据他的身体恢复情况,择期对其实施小动脉疏通手术。
费细雨说:“中午时候,我才打通了他的电话,他跟我说,等身体恢复后要第一时间返岗;作为家人,我和孩子们将一如既往支持他。”